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从党的二十大到2023年全国两会
春风浩荡中,2023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
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
激荡光荣与梦想、满怀憧憬与期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阔步进发。
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制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将在全国两会上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蓝图绘就,前程远大,人民豪迈,信心坚定。
这信心,来自“两个确立”的根本保证——
回望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党的二十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今年全国两会是换届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全党全社会必将进一步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
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今日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核心引领、思想引领,是最有力的引领。
踏上新征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任务。
此刻,世界期待中国两会进一步揭示中国前进方向。
外媒报道说:“考虑到两会的功能,人们可以借此机会直接了解未来一年中国的总体走向。”
经济运行如何实现整体好转,产业政策如何推动实现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如何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如何兜牢民生底线……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从战略布局到精准施策,一张张蓝图将在实践中变成一幅幅美好画卷。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话语掷地有声。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团结奋斗的主基调一以贯之。
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立法法修正草案,将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确保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了解基层的情况。
过去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赴春天的约定,53次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名代表委员发言。
在总书记同代表委员一次次的坦诚沟通、共商国是中,思想与智慧碰撞交融,亿万人民的期盼与心声不断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让海归创业者袁玉宇代表倍感振奋:“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民族的复兴梦与个人的事业梦必将同梦共圆。”
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今年开年以来,从春节黄金周旅游和消费快速升温,到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4.5%,一系列指标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中央接连出台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磅文件,各部门推出一系列开新局、促发展的政策举措,各地纷纷出实招、出硬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华夏大地处处是烟火气、忙碌劲儿,各行各业的人们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走进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开局关乎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激发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的新动力——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做到“三个更好统筹”,努力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锚定目标,踔厉奋发。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团结之力更加凝聚,奋进之姿更加昂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奔向未来。
2023全国两会:擘画发展蓝图 情牵民生关切
来源:中国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鸟语花香的早春时节,中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中国式现代化蓝图铺展后首次召开的会议,将为中国魏巍巨轮标明航向、确定目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在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的政治制度设计中,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全国两会更是意见汇聚、政策协商、凝聚共识、擘画宏图的重要平台。民众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经济如何开新局,感知开放有何新举措,期待施政方略与民生关切契合,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福祉、更多的红利。
不消说,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最终指向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也是人民政府的本质属性。因此,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网就再次推出“两会来了,我托领导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且活动一直持续到全国两会闭幕。到今年,“捎句话”活动已连续推出13年,成为民意“直通”中南海的重要渠道。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叙事,永远都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最重要章节。几天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汇聚更广泛的民意。我们从过去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实践就能看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件件实事惠民生、点点滴滴暖民心。
去年,中国经济运行受到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严重冲击,但稳就业、保民生的基础仍然坚实。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在全球高通胀之下,中国国内物价平稳,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仅为1.8%。中国经济实现合理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取得了极其艰辛、殊为不易的非凡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民生将得到更满意的提升。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事事连着千家万户,件件关乎百姓冷暖。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些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一定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体现出来,为民生送来大礼包。
擘画发展蓝图,情牵民生关切。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一定会寻求破题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治理的最大同心圆,成为“中国之治”的新亮点,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民生福祉加码,为幸福生活添彩。